2021/05/23 – 從客旅與寄居者身分看「去」或「留」 – 楊靖紀牧師

牧者心聲

楊靖紀牧師

從客旅與寄居者身分看「去」或「留」

過去一年,其中一個城中熱門話題是「移民」。事實上,在我所認識的圈子裡,已有朋友和教牧離港,展開人生另一個新階段。同時,我聽聞某宗派向其會友進行問卷調查,顯示有計劃移民者約佔三成。按現今處境,我們可能是「決定走」、「走不了」、「未清楚走不走」和「決定不走」四大類別的其中一員。在本文,我想以客旅與寄居者身分,反思我們的人生觀和使命感。

舊約多處經文提及客旅與寄居者身分(出20:10,申5:14),例如亞伯蘭和後裔過着寄居他人土地的生活(創15:13)、摩西逃走並寄居於米甸(出2:22)、大衛說明他和會眾都是客旅和寄居的(代上29:15,詩39:12)。同時,耶和華神清楚地告訴以色列子民的身分,就是客旅和寄居者(利25:23)。進入新約,主耶穌在比喻中亦提及客旅(太25:35),而保羅將客旅應用在屬靈層面上,把客旅與遠離神的外邦人等同(弗2:19)。面對羅馬帝國對初期教會所展開的迫害,彼得以寄居者身分鼓勵受苦中的信徒堅守信仰(彼前1:1,17)。

那麼,客旅和寄居這身分要帶出甚麼意思?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出國往外地的經驗。在出發前,我們會按行程執拾行李,攜帶所需要的衣服、藥物、日用品等。我們只會帶所需要的,而不是全部(例如床褥、洗衣機、電視機等),因我們知道,即使所前往的地方有多麼好,我們總有回家的一天,所以我們只帶所需要的。同樣道理,聖經提出客旅和寄居身分的概念,是要我們知道一個重要真理,就是不論我們過着怎樣的生活(富足或貧窮、順境或逆境),置身在何處何方(香港或西方國家),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給予我們的禮物,託付作為管家的我們暫時享用。最終,我們要回到那永恆和美好的家鄉,就是神應許我們,為我們預備的天家(來11:16)。另外聖經教導我們,不單心存盼望,並因着神怎樣愛我們,我們要照樣愛所遇見的客旅與寄居者,就是那些困苦窮乏、受欺壓和被邊緣化的族群(利19:34,雅1:27)。

最後,我想說,我們不要為「去」或「留」彼此論斷,反而要撫心自問,作為客旅和寄居的我們是怎樣走今天和往後的路。「你們要進窄門。因為引到滅亡,那門是寬的,路是大的,進去的人也多;引到永生,那門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著的人也少。」(太7:13-14)這是主耶穌給予我們的選擇和忠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