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04/21 – 謹守傳統,勇於創新 – 王日勤傳道

牧者心聲

王日勤傳道

謹守傳統,勇於創新

延續上次7/4 牧者心聲,報讀「宣道會的歷史及信仰」時,認識了不少前輩的見證,其中梁家麟牧師曾於《建道學刊》45 期寫了〈二十世紀華人福音信仰者的面譜——滕近輝牧師的思想和事工〉,當中梁牧師以十六個字「視野高遠,心胸廣闊,謹守傳統,勇於創新」來總結滕牧師的思想。1

有時傳統與創新彷彿是對立的,不同時代的教會都有相應的傳統同時也有不同的創新。例如,宣道會創辦人宣信博士從小就浸淫於傳統聖樂中,所以他在教會都會建議採用聖樂,但是他在路易維爾的屬靈運動了解到一件事,人們參與聚會不單是因為講道,也是為了福音歌曲。2  所以除了傳統聖樂之外,宣信博士亦會採用福音歌曲,另外即使遭遇保守人士反對,他也願意採用流行曲調,甚至陶恕寫道:

「流行?不錯,這是流行曲調,令會堂裏古板的文士皺起眉頭;但對宣信而言,『流行』並沒有什麼可怕,它是屬於大眾的,而宣信所關注的就是大眾……因此歌曲繼續流傳開去,大家都十分喜愛,並每星期回來欣賞。」3

當時宣信博士的創新雖然仍受到保守人士的反對,但是他仍然用福音歌曲、流行曲調這些元素和方式去傳揚福音。今日我們都應反思,堂會內有什麼寶貴的傳統,同時有什麼傳統需要更新,以服侍現今世代的人群?

作為教會,我們雖不以追求科技和潮流為目標,但我們仍需了解現今科技和潮流,除了與人群有共同話題之外,也可以更認識現今世代的需要,這樣才能造就創新。當然,創新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謹慎,必須持守合乎聖經的價值觀。若然創新遇上傳統的時候,我們有什麼選擇呢?非此即彼(either or)?還是可以共存(both and)呢?

有些弟兄姊妹曾對我分享,認為我對青少年有較多認識,但是我也有我的限制,我能料及的都是過往作為青少年所想到的需要(當然不是太多年前,我現在還是「青少年」),今天的我仍是要努力認識他們,了解他們的需要,努力調整牧養策略。即使我與今天中學生一樣是文憑試考生,但十二年前與今日的文憑試已經截然不同,處理壓力也有不同。我以往想找人分享壓力時,通常都是電話聯絡,約實體面見,現在卻不同,可能學生會選擇在社交平台分享限時動態(Story)或便利貼(Notes)。若然我只維持以往的牧養方式,將會錯過很多牧養機會。反之,若抓緊這潮流,更新牧養策略,實體約見與網上回應並行,將有助我與中學生同行。願神賜我們智慧,認識我們的傳統和現今潮流,讓我們都能謹守傳統,勇於創新!

Ref:
1 梁家麟,〈二十世紀華人福音信仰者的面譜——滕近輝牧師的思想和事工〉,《建道學刊》第45 期(2016 年1 月),頁26。
2 羅拔‧尼告洛等,《全然為主》許雲嫻、文逢參譯,(香港:宣道出版社,1988),111-113
3 同上,111。原文註腳為A. W. Tozer, Wingspread (Harrisburg: Christian Publications, Inc., 1943) p.5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