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
楊靖紀牧師
受傷後感
在 1 月份堂慶主日,我們共度美好時光、愉快感恩,但當日有一個小插曲,就是當我為大家拍攝大合照後,從鋁梯跳下來時不慎拉傷右後腿根,並立時感到不妙。回到家,立時使用 R.I.C.E.(Rest 休息、Ice 冰敷、Compression 壓迫和Elevation 高舉患處)原則處理拉傷位置。原本受傷不是甚麼大事,但因我已報名參與一週後的香港 100 公里越野賽和渣打馬拉松 42 公里,所以算不得甚麼的拉傷自然地「被放大」幾倍!
面對災難性事件,我曾讀過 Kubler-Ross 的五個哀傷階段,包括否認/隔離(Denial / Isolation;例如自問經常運動,為何發生此事)、憤怒(Anger;例如怪責自己愚蠢地從鋁梯跳下來)、討價還價Bargaining;例如若未能參加兩個賽事,出賽一個都好)、沮喪(Depression;例如發現自己連一個賽事都未能參與,極度失望)和 接受(Acceptance;例如當所有賽事完結後,我便忘記背後、努力面前)。我相信大家都曾經歷「五個哀傷階段」其中幾個階段,對嗎?面對傷感和失去時,我如何應對?轉向神!是的,神的話語給予我鼓勵和盼望。在受傷後的那週,我在靈修中閱讀民數記 9 章 22-23 節:雲彩停留在帳幕上,無論是兩天,是一月,是一年,以色列人就住營不起行,但雲彩收上去,他們就起行。他們遵耶和華的吩咐安營,也遵耶和華的吩咐起行。他們守耶和華所吩咐的,都是憑耶和華吩咐摩西的。」在曠野,以色列人的去與留完全取決於耶和華神的美好安排,這豈不是對應我的狀況,跑步與休息完全在於神的預備和計劃。正因為受傷,我才能參與 1 月 20 日的街頭佈道,並帶領一個 11 歲的小五學生決志信主!跑步與休息,都是為榮耀神,正如保羅說:「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,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。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,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,他是愛我,為我捨己。」(加 2:20)
在康復過程中,我在不同 Whatsapp 群組說:「休息,為了跑更遠的路。」願我們永不言敗、靠主前行,經歷神的同在與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