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08/11 – 回憶 楊靖紀牧師

在5 月份,當閱讀並校對新一屆差傳年刊,我被一心姊妹《錯失航機的反思》
的文章觸動了。她說她有好幾次錯失航機的經歷,其中一次她的同事兼好友滯留
在外地多了一個星期,卻不幸因病客死異鄉,而這次哀傷經歷亦構成她日後患上
抑鬱症的主因之一。讀到她的分享,我哭了!其實在過去牧會20 年間,我也經歷
過事奉低潮,導致我難以入睡,並約見心理輔導員,從中疏理內心負面感受。對
信徒來說,人生難免遇上失敗、內疚和無助,那麼神怎樣幫助我們處理心情、跨
過困境?執筆時,聖靈助我想起約翰福音21 章的熟悉故事。
當耶穌被釘十字架後,門徒因怕猶太人而患上集體恐懼症,把自己關在房間裡
(約20:19)。雖然復活的主親自向他們顯現,賜他們平安,並差遣他們延續廣傳
福音的使命(約20:19-29),門徒卻淡忘召命,在提比哩亞海重操故業—去打魚
(約21:1-3)。主耶穌當然明白及體恤他們的心境,於是使用「回憶」(remembrance)
來幫助門徒面對他們的軟弱。第一個「回憶」是下海網魚(約21:4-6)。整夜沒有
收穫的門徒,當聽從站在岸上耶穌的吩咐,他們竟捕獲153 條魚!這次經歷使彼
得想起路加福音5 章1-8 節的片段,從而肯定在岸上說話的是耶穌(約21:7)。第
二個「回憶」是分派食物。在岸上的耶穌原來已為門徒預備好早餐,就是魚和餅
(約21:9,13)。看來普通的早餐,卻令門徒想到主曾供應5,000 人食物的情景(約
6:1-13)。第三個「回憶」是站著烤火。耶穌三次問彼得「你愛我嗎」,肯定與彼
得三次否認主有關(約18:15-18,25-27)。耶穌的提問既揭開彼得的瘡疤,使他想
起自己如何否認門徒身份,卻處理及醫治他的內疚自責、挽回及肯定他的事奉心
志。沒錯,彼得的失敗曾令他人搖頭失望、令自己灰心失意,但主給予他第二次
機會,再次呼召他來跟從主(約21:19)。由三個「回憶」來看,主對門徒真好,
難怪使徒約翰有這樣的記載:「我在他們裡面,你在我裡面,使他們完完全全地
合而為一,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,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。」(約17:23)
服侍人、見證神之路總有困難,但主耶穌以「回憶」堅固門徒的信心,與及我們
彼此相愛的心(約13:34-35),感謝主!
信仰之路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故事編織而成,當面對艱難歲月、落淚失望時,
就讓我們重溫神在我們身上所寫的生命故事,信靠那位常賜盼望、喜樂與平安的
三一神(羅15:13),並渴慕地說:「主耶穌啊,我願你來!」(啟22: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