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2/08 – 我信故我行 – 楊靖紀牧師

得知當代顯赫的以利亞離別在即,以利沙便向師傅發出請求:「願感動你的靈
加倍地感動我」(王下2:9),意思是以利沙願意及期待承繼以利亞的先知職份,
成為當代耶和華的代言人(按申命記21:15-17,長子在繼承父業時可得雙倍遺
產)。在神的恩典下,以利沙親眼看見以利亞被旋風接到天上去,從此便成為服侍
那世代的先知。
在王下2-8 章,以利沙施行神蹟奇事,包括治好耶利哥水源、擊殺咒詛他的少
年人、為窮寡婦添油、使不育婦人生子,使兒子起死回生、醫好乃縵的大痲瘋等。
在眾多故事中,有一個是尋回斧頭的神蹟。在王下6 章,跟隨以利沙的門徒遇上
一個難題,就是他們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(1 節)。我們應很容易與門徒產生共鳴,
不論是所住的地方、抑或乘搭公共交通,我們置身之處真的不夠。但門徒並沒有
只拋出問題,留待師傅以利沙去解決,相反他們提出一個建議,就是「求你容我
們往約旦河去,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。」(2 節)或許,我們需要
學效門徒,除向牧者或上司指出問題外,亦可提出可行方案,一起解決事宜。以
利沙的反應是按照門徒的建議,與他們一起前往約旦河,砍伐木材建屋(3-4 節)。
到了那地,他們便開始伐木,但門徒又遇上另一難題,而這次是不可能解決的事
件:「有一人砍樹的時候,斧頭掉在水裡。」(5 節)門徒立時大聲呼喊,除表達
著他們要停工外,更要緊的是那斧頭是借來的。怎麼辦?在第一回,門徒提出問
題和解決方案,但在第二回,門徒只有沒有答案的問題。自責、失落和沮喪等負
面情緒便衍生出來。對我們來說,「一波未平、一波又起」是日光之下的常態。當
聽到門徒的呼叫,經文說「神人問說:『掉在哪裡了?』」(6 節)經文以「神人」
來形容以利沙是很有意思的,即使是當代屬靈偉人(神的代表),先知以利沙亦有
「不知道」的地方(作為牧師,我有太多的事是不知道的)。當門徒指出失去斧頭
之處,神蹟便出現了,就是斧頭漂上來(真的違反物理學現象)!但神蹟出現之
先,經文記載「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,拋在水裡。」(6 節)原來神的工作需要人
的配合、付出和努力。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免費午餐(除了憑信領受救恩外),沒有
一分耕耘,是不可能期待有一分收穫的。
今天的故事給予我們寶貴提醒,當困難出現,除提出解決方案和落實計劃外,
我們在「不知道」中仍需邁步向前、信靠基督。到了時候、我們便見神蹟。我信
故我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