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3/23 – 奧古斯丁懺悔錄 -楊靖紀牧師

兩星期前的牧者心聲,我透過馬太福音4 章與大家再思在預苦期的靈命更新與成⾧,尤其以認罪悔改作為起始點。此時,我想起教會歷史中的㇐本著作,就是第四至五世紀的《奧古斯丁懺悔錄》(Confessiones),概述他年輕時所犯下的罪過,並他認信耶穌基督的過程。這自傳回憶錄分為2 部分:卷1-9 記述他的出生、孩童、少年、任職教授、歸依上帝、成為主教,直至33 歲(母親摩尼加病逝)的生命旅程,而卷10-13 以哲學探討信仰,例如人的記憶與上帝有着甚麼關係、時間觀念等議題。

這本自傳不是以知識論去明白信仰,相反以自身經驗去認識信仰。奧古斯丁描述自己是㇐個沒法得到安息的靈魂,但卻逐漸地尋找到永活真神。他細膩地描述人與上帝,使讀者產生共鳴,誘發人思考生命的意義。例如他在卷㇐說:「人既然是你創造的㇐部分,就希望能讚美你,你的關懷深心打動了他,使他除了讚美你以外,無事稱心。更何況你是為了你自己而做我們,除了安息在你懷中,我們的內心無法獲得安寧。」這樣描述人的靈魂和上帝的關係,彷如耶穌在馬太福音11章28-30 節所言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我心裡柔和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,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。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

另外,奧古斯丁在卷二提及罪的問題,它不獨是破壞律法或追求物質,而是:「我的上帝啊,請看我的心啊。它跌在深淵的底裡,你卻憐憫它。讓我的心現在告訴你,當我作惡毫無目的,為作惡而作惡的時候,究竟在想甚麼呢,罪惡是醜陋的,我卻愛它。我愛墮落,我愛我的缺點,不是愛缺點的根源,而是愛缺點本身。」奧古斯丁赤裸裸地剖白人性的軟弱,幫助讀者作深入的個人反省,並透過自省發現自己、又發現上帝。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 章9-10 節所言:「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,不配稱為使徒,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。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,是蒙神的恩才成的,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;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,這原不是我,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。」

願我們常來到主跟前,在恬靜裡向神說:「神啊,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,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!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,並潔除我的罪!」(詩51:1-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