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
楊靖紀牧師
十年
十年前,蒙神帶領,我便來到柴宣家,展開新一段的牧職事奉。瞬間十年,真的難以想像。過去十年,是我在 20 年牧會的一半年日。回想十年,雖然出現過人事關係的張力,但我心裡仍為柴宣家感謝神,這包括辦公室同工的忠心、執事們的付出、組長們的擺上、肢體間的服侍、少年事工的發展等。若要細數這十年的感恩事,我相信約翰福音最後一節經文是很貼切的,「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,我想,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。」(約 21:25)
講到十年,我想起一齣低成本卻具爭議性的電影《十年》。按網上資料,《十年》的上映日期是 2015 年 12 月,由五齣短篇電影單元合集而成,分別為郭臻導演的《浮瓜》、黃飛鵬導演的《冬蟬》、歐文傑導演的《方言》、周冠威導演的《自焚者》和伍嘉良導演的《本地蛋》。因着內容具時代感及前瞻性,從而奪得第 35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。這齣電影爭議之處,在於五齣微電影預示香港未來十年將會發生的事,內容涉及香港人權、民主、言論自由備受威脅的預測。正因着未來預言(可能性猜測),這齣藝術作品不能在內地播放。無論如何,這齣電影產生一個頗為明顯效果,就是引發觀眾思考整個香港社會的將來走向。回到本篇文章,我想借題發揮,就是柴宣家在未來十年究竟呈現出甚麼面貌。執筆時,我憑空想
像 2034 年 6 月柴宣家的狀況吧。
- 因着中學生與大專事工的復興,整體會眾的平均年齡下降十年
- Yeah 青的團友已投身社會工作,並有人成為備受欣賞的執事或屬靈領袖
- 默默耕耘後,家庭一站式崇拜吸納了不少社區的家長和兒童
- 退休的金齡群體參與宣教行列、支援前線工人,更有人成為長期宣教士
- 我的接班人已經上任,忠心地帶領堂會、落實地踐行使命
- 至於我,由主編寫故事吧
以上可能是猜想,亦可能成為事實。不知你們有沒有其他夢想或聯想呢?不論怎樣,我祈求耶和華神在我們中間行奇事、領前路(書 3:1-5),誠心所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