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0/20- 柴宣家、我們家、神的家 -王日勤傳道

家,這個觀念無論我在母會,還是在柴宣,大部分肢體都會經常以家來稱呼
自己委身的堂會,這個家的觀念幫助我們與肢體建立關係,彼此扶持和同行,但
有時都限制了我們的群體,特別是我們認識多年的群體,有時難免有種不經意的
排斥力。
在青少年群體中曾有一個片段,曾有一位新朋友加入時,因為與整個群體的
氣氛有所不同,有人向我提出不要讓他參與團契,這正是「我們家」的弊端。堂
會若以「我們家」的觀念出發,就很容易產生排外的念頭,因為考慮的就只有「我
們」,我們的文化、氣氛、特質。同時,能夠擁抱「我們家」的觀念能讓弟兄姊妹
更坦誠地分享軟弱和代禱需要,增進彼此情誼,深化同行關係,亦讓每個人能夠
擁抱群體,願意更多的委身。
雖然如此,我們若以人作為中心,難免會失焦,因為教會是神的家,建立這
個家理應是圍繞天國價值觀,而非單看人的需要。
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
樣彼此相愛。你們若彼此相愛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(約翰福音
13:34-35)
教會是神的家,在發展每一項事工、建立每一個群體的時候,首先是考慮神
賦予教會的使命,教會(基督徒)的存在是要使人作門徒,所有事工理應是圍繞
這大使命而行。上述所提及有關青少年群體的片段,最後當然沒有禁止那位新朋
友參與群體,因為教會群體應該是要愛人、接納人,教會理應是彼此相愛的群體。
今年暑假,柴宣家青少年群體共參與了兩個營會,其中有一位新朋友在營會
過後有感動參與服侍,並參與聚會,當時我感到非常雀躍,更加好奇她為何會想
參與團契,她簡單直接回覆了一句:「我很開心,而且在這裡感到被接納」。當刻
我實在為 YEAH 青群體獻上感恩,因為他們彼此接納的氣氛確實感染了其他人!
若我們渴望柴宣家經歷復興,我們所要做的事其實很簡單,就是認識神的話
並實踐神的話,這就在乎我們是否願意付上代價、謙卑自己、遵從神的話,就是
當天國價值觀衝擊我們本身價值觀的時候,我們仍要堅持擁抱天國價值觀。若我
們實在謹守遵行神的話,我深信復興不是夢。正如蔡少琪院長曾寫道:「無論是福
音派或靈恩派,能復興的教會往往都積極要求信徒與神親密同行,鼓勵他們藉著
禱告、傳福音和事奉,多多經歷神。真正的基督徒必須有神的話,並將神的話實
踐出來。」1共勉之。